大部分情况是早九晚六,中午可午休,基本不加班。
由于传统软件每个项目的开发周期较长,大部分都是按月计,所以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消化空间,很少有加班特别狠的情况。
特殊情况,从业8年,甲方为日企,唯一一次连续996一个月。
其他: 有出差需求,因为有时需要到客户所在地驻场开发。
公认的加班狠,什么996(早9点,晚9点,一周6天)、大小周(隔周双休)的开创者全部来源于这个行业;
也有极少数公司能做到早10晚7,不过碰到上线,基本都得加班(有时上线还挺频繁的,一周至少有一半时间有需求上线)
其他: 基本无出差需求
总的来说,传统软件行业加班时间是少数,有更多的非工作时间;互联网软件开发行业,加班是常态,不加班或少加班的公司简直是一股清流存在。
从实际待过的两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所了解的其他头部传统行业软件公司来看,涨薪基本上靠你的直属主管觉得你应该加薪才会获得薪资的提升
虽然从系统里能够查出来你的职位是助理开发还是资深架构师,但是公司没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每个职位层级的薪资范围,也没有正式的述职与职位晋升一说,我的感受就是你的薪资越高,代表着你的职级越高。整体来看,同职级岗位薪资低于互联网行业一个层级,月薪30k是一个比较难达到的坎。
股票、期权激励较难见到。
互联网公司的涨薪基本上靠如下几个方面
薪资基本与职级挂钩,每个职级对应一个薪资范围,达到薪资范围的上限,就只有靠职位晋升来提升了。薪资范围可参见成长路线部分的贴图。
股票、期权激励较常见。
传统行业相对稳定,原因有如下几点
传统软件领域,很多软件系统属于用户的核心业务系统,比如ERP、财务系统等,属于刚需。所以,这一块只要有稳定的客户来源,即使是运维需求也会有一口饭吃。因为稳定性,收入也很难像互联网行业公司那样快速增长。
业务不赚钱,即使你再努力、个人能力再强也只能走人
见过上一天还在努力上班,第二天就被n 1裁掉的场景
在互联网行业能够真切的感受到个人的渺小,选择大于努力。
还有那句,只要在风口上,即使是猪也能飞起来的生动诠释。
在互联网软件开发领域里,两三年一跳槽是常态,人员流动性较大。
由于加班没那么狠,很少有拼体力的情况,所以在传统行业软件开发领域年龄没那么敏感。
曾经的同事,好多都是在这个行业干了20 year的老码农,照样干得风生水起。
因为传统软件开发领域的特殊性,需要更多的与甲方客户沟通交流,外加对行业业务需求的深刻理解。年龄大,代表着更丰富的与客户打交道经验,以及更丰富的业务行业经验,更具竞争力。
之前还碰到有客户指明项目实施团队必须要有10 year的带队,或者不能低于多少比例,直接写进合同那种。
对于这个行业,崇尚一个字“快”
要求业务发展快、个人成长快
经常可以在网络或工作中听到说XXX多年轻就晋升xxx职级了
网络上甚至还流传xxx大厂到了35岁还没晋升到xxx职级,就极有可能被优化掉的说法
这样的氛围,对于那些想把更多时间放到生活上的人极不友好
难道就不能保持低职级,拿该拿的薪资,保持work balance?
no,no,no;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安于工作现状的人会显得跟整个团队格格不入,极易绩效背锅
xxx公司对于这类员工,还发明了一个叫做“老白兔”的标签
由此可见,互联网行业对于年龄的友好程度!
所以,建议想再奋斗一下,再挑战一下自己的到互联网行业去,那里有更大的机遇与空间。建议对技术追求没那么高,希望工作生活相对平衡,可以考虑一下传统软件行业,那里只要你做事靠谱,年龄不是问题。
首先要注意的是,得看在什么团队,什么岗位,做什么事情。
可能在传统行业公司,做的事情偏互联网公司的玩法。例如:做针对于互联网用户的系统。
互联网公司做事、沟通相对open,竞争激烈,优胜劣汰;业务发展不好,能力再强努力再多也得面对裁员;所以跳槽到互联网公司一定要选对行业、选对部门;去冷门行业、边缘部门要多考虑
优势: 技术宽度、软实力、综合能力
也可能在互联网公司,实际上做的事情跟在传统行业的软件公司差不多。例如:做公司内部的各种系统。
传统软件公司相对比较稳定,企业业务系统是刚需,旱涝保收;正因如此,公司业务也很难有指数级的增长,薪资也同理;可考虑走业务专家路线。
优势: 技术深度、良好的自驱力、技术创新能力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传统软件开发与互联网软件开发,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更“稳”,一个更“快”来概括。
行业的业务形态决定了诉求点不同,由此带来工作方式、能力要求等方方面面的不同。
如果要问到底从事传统软件开发好还是互联网软件开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