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综合管理解决方案(一)
来源:广州软件开发 编辑:广州软件开发公司 日期:2018-08-30
系统总体设计
1.1 设计原则
系统方案设计时应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
先进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
经济性与实用性:充分考虑校园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校园的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适合现场情况、符合校园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
可靠性:本系统基于可靠的网络通信技术,能确保系统级别的高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7×24小时、全年365天的全天候长期稳定运行。
-
稳定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系统具有一整套完成的系统管理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运行安全。
-
扩展性:校园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中考虑到今后技术的发展和使用的需要,具有更新、扩充和升级的可能。并根据今后该项目工程的实际要求扩展系统功能,同时本监控系统设计中留有冗余,以满足今后的发展要求。
1.2 总体框架
硬件部署架构原则方案
硬件可灵活扩充性
校园网络结构图:

平安校园系统结构图
如上图所示,整个校园安全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以下部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管理系统、运营管理系统、学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1.3 应用系统架构
1.4 功能设计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系统应能实现如下功能:
位置安全
-
在线监控:目标信息栏包括姓名、设备号、定位状态、时间速度、文本位置位置信息,地图的放大缩小,跟踪回放,设备设置。;
-
轨迹回放:轨迹搜索查询,回放(附带有文本位置轨迹)。
-
电子围栏:电子围栏的设置以5个点为基准,组成围栏;
学生信息管理
-
学生信息:除学生基本信息外,还包括学生的体检信息血型、血压、身高等。
-
学生考勤:家长可以查看学生的考勤,老师、学校等生成考勤列表管理。
-
作业信息:老师布置作业,家长查看作业。
-
考试成绩:老师录入学期,班级,排名等,家长查询各个时期成绩。
-
课程表:学生所在班级的课程表,包括任课老师,点击任课老师,会出现老师的信息介绍。
-
老师评语:
-
班级相册:
备注:学生的作业、成绩、考勤信息会以短信形式发送到家长手机,上传APP移动客户端,在PC端形成列表,能进行查询等。学生所在年级、班级、学期伴随着学生的升级自动转换。
教务管理
-
教务信息:教务信息的公布及添加(阅读权限、标题、发布人、发布时间、操作)。
-
教师列表:教师列表(学校教师列表) 教师信息(姓名、性别、籍贯、联系手机、毕业院校、入职时间、备注、操作)。
运营管理
-
营运列表:IMEI号、流量卡号、姓名、在线状态、所属用户、激活时间、服务到期、剩余服务、营运状态、最新数据接收时间、操作(分配、续费、报停)列表包括有效、未激活、未使用、过期、报停。
-
设备查询 续费日志 导入 导出(导出当页,导出全部)。
备注:在剩余服务少于一定天数,会以特定的消息提示家长续费
资讯交流
-
消息类型 消息内容 接收对象(权限不同划分) 发送者 发送时间 阅读情况、备注、操作包括简易键查询、添加、删除。
S0S报警统计
-
报警类型管理:编号(姓名 IMEI号)(越界报警、紧急求救、电量报警) 报警时间 报警地点 状态。
-
报警处理:报警信息以短信的形式自动推送到家长手机和APP客户端PC端也要有显示。
备注:报警处理附有处理笔记,报警信息会在主页面有所显示,提醒。
系统管理
-
平台特设不同的管理权限:总平台(市教育局平台),区域运营商(县教育局平台) ,学校,家长等不同的级别对应的权限不同。比如说区域运营商能看到 N 个学校的子平台,校长只能看到本校教师学生信息,和本校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发出通知,班主任只能对本班同学学生信息进行管理等。
-
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通过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不定期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整体优化学校教育工作,有效实现学校工作目标的组织活动。
-
角色管理:对登录人员归属什么角色管理,并分配相应模块权限和数据权限。
-
功能权限管理:对系统各功能维护、各模块增加、删除、修改、查询按钮控制。
-
数据权限管理:对系统中分市级、县级、学校级别、老师级别、家长级别的管理。
-
数据字典管理:维护系统中各固定参数的维护功能。
-
登录日志、操作日志的统计:对登录日志和操作日志的统计报表。
系统详细设计
1.5 位置安全子系统
1.6 校园出入管理子系统
系统设计:
a)读卡器:用于卡号采集,可安装于学生集中进出的大门口或教学楼走廊两侧。学生及老师进入校门时,读卡器读取远距离感应卡的信息,传送至校园中心控制器,从而产生考勤信息,包括学生序号和刷卡时间。
b)视频设备:根据现场需要在校门口等集中刷卡地点安装摄像机,用于视频信号采集。
c)卡片:每个学生或教师均配置一张标准带紧急按钮功能感应卡,用于进出校门刷卡。刷卡信息将自动通过系统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
d)管理软件:支持卡片信息管理,支持短信息指定发送等,包含底层数据库系统。
系统功能特点:
a)学生到校通知:学生进校后在终端刷卡器上刷卡,系统自动给家长发一个短信,通知家长孩子已经安全到校。
b)学生离校通知:学生离校前在终端刷卡器上刷卡,系统自动给家长发一个短信,通知家长孩子已经离开学校。
c)学生出勤记录:学生进、离校刷卡自动记录出勤状况。
d)学生成绩单短信通知:家校通信息平台开设成绩单发送功能,将学生每次考试的成绩实时发送到家长手机上。
e)学校收费短信通知家校通信息平台开设学校收费明细发送功能,将学校日常收费明细以短信方式实时发送到家长手机上。
f)刷卡联动视频家校通系统可设定学生刷卡同时联动视频信号,可设定刷卡联动录像或在特定的时段刷卡联动录像;录像文件可通过服务器传输到指定的网站,供家长访问。
保安室报警视频管理平台
a)多画面监视: 1/4/9/16/32/64多画面分割模式,简单易用。
b)录像和回放:任何一路视频图像显示、录像、回放、多工同时进行,为增强录像的灵活性,软件同时提供了多种录像方式,有移动侦测录像、定时录像、手动录像、预设录像等。
·移动侦测录像:移动侦测录像是当服务器检测到现场发生图像运动就自动把现场情况记录并储存录像信息。
·定时录像:定时录像是指在软件中设置录像时间段,当系统时间进入设定的时间段后自动把这一时间段的图像记录下来。这样实现了无人职守系统也正常监视的功能(比如节假日时,就可以提前设定假日时间段的录像计划,这样到时系统就会自动执行录像计划)
·手动录像:使用手动录像方式时,用户更能方便的人为去控制,当用户选定某一通道时就会开始录像,而取消后,也就停止了录像。
·预设录像:在软件中支持报警触发前1-60秒钟的预先录像处理。
c)视频备份和图像备份:在软件中能实现任意一通道、任意一时间段的视频、图像抓拍保存,可将选中的视频保存至本地硬盘。根据需求可在视频或单帧图像上添加文字说明。
d)电子地图:系统支持嵌入电子地图, 根据系统物理设备(摄象机)的实际位置在预先绘制好的地图上放置该设备的模拟设备图片,在监视画面中可以通过电子地图直观地地位寻找相应的设备,支持多个电子地图。
e)远程控制:主机端和客户端可实现多点对多点的互联;独有的动态IP解析功能;客户端对主机端任意设置,可同时监视不同主机的视频通道;强大的远程搜索功能和异地数据远程本地编辑备份功能;远程控制云台的上下左右转动,镜头光圈、焦距、变倍的调节。
本解决方案采用有源RFID技术实现,RFID技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式双向通信交换数据以达到自动识别目的,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大、标签上数据可以加密、存储数据容量更大、存储信息更改自如、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等优点。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控制中心三部分,如下图所示:
在每个学生卡内部置有一个有源RFID标签,该标签会定时(每隔3~5秒)向识读基站发送信息,包括自身的编码和状态。识读基站会将该学生卡的信息传送给管理服务器,管理服务器的软件系统根据识读基站的识读范围即可确认该学生在校所处的大致位置。
在本解决方案中,在学校的出入口,教学楼,学生宿舍等地点安装识读基站。所有基站通过以太网等方式与管理服务器连接。
为所有学生配发一个内置有源RFID标签的学生卡(依据需要管理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佩戴方式,如小学生可以内嵌在书包内,中学生可以采取胸卡或校徽的方式)。每个学生卡有唯一的ID编码,该ID编码与学校信息系统平台内的学生信息一一对应。图2-1为学生卡的样卡。

图2-1 学生卡样卡
系统由数据采集平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识读基站获取进出校区的学生卡ID编码与时间信息,经过时间过滤等数据处理后通过统一接口发送给学校的信息系统平台,进行记录与存储,并经由短信平台发送告知短信。学校信息系统平台可与学生家长进行即时通信,发送学校的相关公告、通知等信息。系统的组成结构如图2-3所示:

图2-3 学生进出校区监控子系统构成
识读基站提供以太网和RS-485总线两种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直接接入学校内局域网。在以太网无法到达地方,可以使用RS-485总线,但需要通过IP转换器(以太网转RS-485)接入局域网。
为明确区分出学生是进入校区还是离开校区,在校区通道口需要按图2-4的方式布设两台识读基站,其识读范围分别在校门内侧和外侧。软件系统可根据学生卡被两个识读范围识读的先后次序来判断学生是进入校区还是离开校区。

图2-4识读基站配置实例
作为该子系统的功能延伸,可以在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和操场等主要活动场所的出入通道布设识读基站,当学生在这些场所进出时,其学生卡ID编码即可被识读到并传送给后台数据库,这些数据经提炼,挖掘后可提供给学校管理人员作为决策分析依据,例如:
-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生成某一时段某个学生的运动轨迹和停留时间,当发生异常事件时,可将此数据作为事件的调查分析的依据。
-
通过海量的数据,可以统计分析出学生的活动数据,如在教学楼时间,就餐时间及人流状态,在操场活动时间等,通过海量数据可以挖掘出一定的规律,学校管理人员可据此进行教学活动,作息时间等规章制定的依据。
本系统的建设将实现如下目标:
-
学生进出校区的监控:实时采集并记录学生进出学校的状态(进或出)和时间。
-
学生家长的短信通知:系统将采集到的学生进出学校的状态和时间即时通过短信方式发送给学生家长,供其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
-
学生考勤记录的自动生成:通过对学生进出校区的监控,可以进一步生成任意时段内学生的考勤状态。
-
校车的在途监控:及时监控学生上,下校车的时间和地点信息,传递回学校并发送到家长手机。
通过布设在学校内的识读基站和校园安全管理软件系统,根据学校的实际需求,还能够提供如下衍生服务功能:
-
学校访客的管理:通过身份证识读,人像采集等手段建立访客登记系统,通过访客终端显示来访者的登记照片等信息供门卫鉴别。
-
学校和家长的信息交互:通过该系统,学校可以将学校的各类通知,学生成绩等信息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给家长,家长也可以通过该平台发送请假申请以及对学校的反馈信息。
-
学生家长的反馈信息的接收、存储及转发的自动处理。
-
教职员工的自动考勤系统的实现,依靠佩戴在身上的教职工卡实现自动考勤记录,以及学校安保人员巡更的自动签到与监控。
-
与学校“一卡通”消费系统结合,实现一卡多用。
1.7 校车实时监控及定位
目前,校车的运行中存在学生非正常上下车的监管问题。作为学生在校监控系统的补充,结合现代GPS和GPRS技术,校园安全管理系统将监管范围由校门扩展到了校车。

图2-5 校车在图监控系统
系统方案为在校车的车门和车厢内布设小型识读基站,并增加GPS和GPRS通信模块构成一个监控系统。当学生上下校车时,其ID编码被识读到,并连同时间信息,位置信息通过GPRS模块发送给学校的信息化系统平台,经处理后发送给学生家长的手机,告知该学生是否正常乘坐校车及是否在正确站点上下校车,由此实现对学生监管范围的扩展。
1.8 访客管理子系统
学校的安全一方面依赖于对学生的管理,同时更涉及到外来人员的管理。学校的外来人员包括学生家长,校内工程的施工人员等,成份繁杂,很难单纯通过制度来实现管理。访客管理子系统可以很好的实现外来人员的管理与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如图2-5所示。

图2-5 访客管理系统结构图
当有非本校教职工要进入本校时,首先到门卫室进行登记。门卫登记系统由登记计算机、摄像头和二代身份证阅读器构成。登记人员首先通过二代身份证阅读器识读访客的身份证,在登记计算机上自动采集到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然后输入来访原因,来访对象等数据,同时通过摄像头采集用户的近距照片,生成一份完整的访客登记表。完成后发放给访客内置有源RFID芯片的临时访客卡。
在校门出入口布设有访客终端设备和识读基站,当访客佩戴访客卡进入校门时,访客的访客卡被识读到并据此有登记系统调出访客的姓名及照片显示在访客终端上,门卫通过照片对访客身份进行鉴别,确认访客身份。
本校教职工进出校区时需佩戴教职工卡,同样经过访客终端时其教职工卡会被识读并显示姓名与照片,供门卫鉴别其身份。
访客终端会以不同的界面和提示区分是教职工还是访客,提醒门卫加以注意。访客终端可以同时以滚动方式显示4到6张最新的进出人员照片,用来应对多人同时进入情况。
访客系统同样可以监控访客离开校区的时间,并在访客交还访客卡取回身份证后形成完整的来访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
利用布设在教学楼、宿舍等场所出入口的识读基站,可以对访客进行一定监控,当访客佩戴访客卡进入非允许进入区域时,如登记为食堂施工的人员出现在教学楼或者学生宿舍的区域时,识读基站会及时识读到并将告警信息发送给学校保卫人员,由其去查明情况并作出处理。
访客系统同样可以利用对教职工卡的识读,将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数据接口发送给考勤系统,实现对教职工的自动考勤。
1.9 视频监控系统
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前端视音频监控点、通信网络系统、分控系统(门卫、值班室)、安防监控中心系统。
系统框架图如下:

图2 视频监控系统结构图
系统设计:
a)读卡器:用于卡号采集,可安装于学生集中进出的大门口或教学楼走廊两侧。学生及老师进入校门时,读卡器读取远距离感应卡的信息,传送至校园中心控制器,从而产生考勤信息,包括学生序号和刷卡时间。
b)视频设备:根据现场需要在校门口等集中刷卡地点安装摄像机,用于视频信号采集。
c)卡片:每个学生或教师均配置一张标准带紧急按钮功能感应卡,用于进出校门刷卡。刷卡信息将自动通过系统以短信方式发送到家长的手机上,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
d)管理软件:支持卡片信息管理,支持短信息指定发送等,包含底层数据库系统。
1.9.1 前端视频监控点设计
1、监控点布局及摄像机配置
校园视频监控系统采用定焦与全向相结合的方式配置监控点摄像机,根据监控目标重要性的不同分为不同等级的防护区,根据预算情况配置相应数量的摄像机,做到校园监视区域内无盲区。
按照校园的要害区域、重点区域和一般区域将防范等级划分为I类重点防护区、II类防范区和III类防范区。各类防范区覆盖的场所如下:
防范区域 |
覆盖场所 |
I类重点防护区 |
校园大门出入口、校园围墙周界、学生宿舍楼周界、安防监控中心、财务室等 |
II类防护区 |
宿舍楼出入口、化学试验室、计算机网络中心、食堂、考场、校园主干道及宽阔公共区域等 |
III类防护区 |
校园大门外25米区域、行政办公楼、教学楼、室内体育场馆出入口、会议报告厅等 |
各类防护区摄像机选型原则如下:
作为要害区域,I类重点防区要求使用高清晰度视频采集设备。其中校园大门出入口尤为重要,需要确保在24小时内通过监视屏均能清楚地辨别出入人员面部特征、机动车牌号,因此选择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方能满足需求。
其它I类防区如校园围墙周界、学生宿舍楼周界、安防监控中心、财务室等场所使用540TV线以上清晰度模拟摄像机。
校园内其它监控区域都属于II、III类防护区,可选择一般模拟摄像机。
详细的摄像机点位布置见下表:
防护区域 |
类型 |
摄像机选型 |
配置数量建议 |
备注 |
校园大门出入口 |
I类重点防护区 |
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 |
每个大门配置1套 |
强制 |
校园围墙周界、学生宿舍楼周界 |
I类重点防护区 |
红外枪机 |
围墙(栏)
间隔100米配置1套 |
可选 |
红外高速球机 |
与红外枪机配合使用 |
可选 |
安防监控中心 |
I类重点防护区 |
红外球机 |
每个出入口
配置1套 |
强制 |
财务室 |
I类重点防护区 |
红外球机 |
每个房间内
配置1套 |
强制 |
宿舍楼的出入口 |
II类防护区 |
红外枪机 |
每个出入口配置1套 |
强制 |
计算机教室、化学试验室、计算机网络中心 |
II类防护区 |
红外球机 |
每个房间内
配置1套 |
推荐 |
食堂出入口 |
II类防护区 |
红外枪机 |
每个出入口
配置1套 |
强制 |
食堂餐厅内 |
II类防护区 |
球机 |
每个食堂内
配置1套 |
强制 |
教室、考场内 |
II类防护区 |
球机 |
每个房间内
配置1套 |
推荐 |
校园主干道及宽阔公共区域 |
II类防护区 |
红外枪机 |
在主干道及宽阔区域
配置1-2套 |
推荐 |
II类防护区 |
红外高速球机 |
在主干道及宽阔区域
配置1-2套 |
推荐 |
校园大门外
25米区域 |
III类防护区 |
红外高速球机 |
每个大门外
配置1套 |
可选 |
会议报告厅出入口 |
III类防护区 |
红外枪机 |
每个出入口
配置1套 |
可选 |
会议报告厅内 |
III类防护区 |
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 |
每个会议报告厅内
配置1套 |
可选 |
1.9.2 图像存储设计
校园安防系统总控制中心主要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管理,主要由显示部分、录像存储部分、综合控制管理部分组成。
校园安防系统也可以根据系统的规模大小设置分控中心,分控中心的设置是可选择项,主要根据业务管理需要进行设置,如在各宿舍楼内设置分控中心也可以多个宿舍楼设置一个分控中心主要对宿舍区出入口进行人员出入监控;校园公共区域及大门出入口设置门卫分控中心,主要对大门外、大门出入口、公共区域进行监控。对于办公楼、图书馆、食堂以及其他区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直接接入以上任意的分控中心,也可以直接接入总控中心。
也可以只建设一个总控制室,对前端所有监控点进行控制管理,总控制室也可以设置在保卫处值班室。
为分控中心或总控中心配置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实施录像存储,网络硬盘录像机的视频输入接口要满足辖区内所有摄像机的接入。
录像时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全天24小时不间断录像(每秒25帧)或移动侦测录像等方式,网络硬盘录像机的存储空间根据选择的分辨率进行计算。
-
高清分辨率录像时,码流设置为4Mbps,每路每小时的录像文件约1.8G;
-
D1分辨率录像时,码流设置为1.5Mbps,每路每小时的录像文件约675M;
-
如果采用CIF分辨率录像时,码流设置为512Kbps,每路每小时的录像文件约230M。
一般按照所有监控点录像文件保存不少于15天配置存储硬盘,根据网络硬盘录像机接入摄像机的数量配置存储硬盘,可选择500G、1TB、2TB等规格的硬盘。
录像系统能实现手动、自动、动态录像的功能,具有自动溢出循环存储的功能。
在总控制中心、区县教委及市教委控制中心配置IP SAN集中存储设备,可实现集中录像存储的功能。
1.9.3 图像显示设备
1、分控中心显示系统
设置分控中心时,一般都将网络硬盘录像机安装在分控中心,配置显示设备通过VGA线缆直接连接到硬盘录像机。为每台网络硬盘录像机配置1台19英寸液晶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各个监控点的图像,可以多画面分割显示也可以循环切换显示。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与其他子系统联动,实现报警联动录像机图像切换等功能。
2、主控中心显示系统
如果系统中不设置分控中心时,将网络硬盘录像机都安装在总控制中心,配置显示设备通过VGA线缆直接连接到硬盘录像机。为每台网络硬盘录像机配置1台19英寸液晶显示器,用于实时显示各个监控点的图像,可以多画面分割显示也可以循环切换显示。
如果设置了分控中心,网络硬盘录像机都配置在各个分控中心,在总控制中心配置网络数字解码器,通过网络接收各个分控中心网络硬盘录像机编码传输的监控图像。在总控制中心配置液晶显示器或液晶电视机,连接到网络数字矩阵,显示前端监控摄像机的监控图像,可以多画面分割显示也可以循环切换显示。
视频监控系统可以与其他子系统联动,实现报警联动录像机图像切换等功能。
3、可选择的显示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显示设备支持市面上所有类型的显示设设备,可以根据预算情况选择合适的显示设备。
分控中心配置显示设备,为值班室人员以多画面分割模式同时显示辖区内所有监控点的图像,主要以17-32英寸的为主,显示设备支持VGA接口及视频接口,可以采用以下类型的显示设备:
总控制中心可以根据系统的规模配置相应的显示设备,在总控中心可以显示校内所有监控点的图像,主要以17-50英寸的相结合,也可以采用大屏幕拼接或投影拼接等显示设备,显示设备支持VGA接口及视频接口,可以采用以下类型的显示设备:
-
液晶电视机
-
液晶显示器
-
液晶监视器
-
液晶拼接显示墙
-
PDP拼接显示墙
-
DLP大屏幕拼接显示墙
-
投影机拼接显示系统
1.9.4 图像控制设计
为各分控中心及总控制中心配置1个控制键盘用于对前端监控点,云台摄像机的控制,进行摄像机镜头的推拉、云台转动等操作。
为总控中心配置一套综合管理平台,通过网络直接对网络硬盘录像机进行控制管理,通过该管理平台还可以实现与入侵报警系统的联动控制,当发生报警时可以在管理平台计算机上直接弹出报警区域摄像机的监控图像,便于管理人员及时的观看报警现场的图像。
1.10 入侵报警系统
入侵防盗报警装置是校园安防中最实用和基础的组成部分,它可以在发生意外时让教师及时与外界联系,得到援助。从安装范围看,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分布在学校围墙、电教室、财务室、化学实验室等重点部位。在校园周界、财务室、重点实验室以及报警亭等较敏感场所,可安装紧急按钮类的报警开关,在紧急状况下实现人为手动报警,如果防区联动视频可实现录像和抓拍。
对于重点场所防盗预警,可采用各种
探测器,比如红外
对射,三鉴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震动传感器等等,利用这些主动或者被动的探测器来侦测意外的警情。一旦发生警情,现场会联动警铃,管理平台会显示警情信息,同时联动弹出电子地图的具体防区报警点,接警人员可以方便、及时、有效地处理警情。
校园安防系统除了本地报警还提供网络远程报警,全校可安装多个报警紧急按钮,当有校园暴力或其它突发事件发生时,学校值班人员可手动启动24小时的防区报警,按下紧急按钮后,管理中心平台和当地110指挥中心会自动组网转发实际现场警情,联网报警系统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校园入侵报警系统建成后,可全面增强公安机关处置校园突发案(事)件的速度和能力,大大提升校园安全系数,构建和谐校园。
1.10.1 系统组成
入侵报警子系统主要由主动红外对射探测器、对射安装支架、报警控制主机、控制键盘、地址编码器、警号、报警电子地图管理软件、电脑以及管线组成。
入侵报警系统采用总线制方式,可使系统设备有机结合,报警信号、防拆信号、设备故障信号、线路故障信号、电源不良信号等情况均通过总线即时向控制主机进行通报,并且可由中心控制室通过检测操作对系统各设备进行检测、调整,并可对各探测器的灵敏度进行调节。
同时系统控制中心可以采用一部电脑作报警用,其内置功能有:报警中文操作软件,当接收机收到前端探测器的报警信号时;中心通过电脑接收软件检测,自动启动报警代码,并调出数据库内的相关数据自动将报警信号位置楼层及报警探测器位置显示在屏幕上;如报警信号未被、处理,屏幕上将会有提示以防止操作员忘记处理;自动记录处理报警的日期、时间并可打印出来。用户可通过密码键盘对主机系统进行布防、撤防等操作。(只有初期的现场安装人员才会通过键盘对主机系统进行编程设置,或后期对主机的编程内容作修改)。另外,当防区产生报警后,报警主机的键盘LED灯会显示防区号,管理中心平台会上报警情代码及弹出地图,操作员会根据防区显示位置及时处理警情。
本系统可以单独由本身报警系统所组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实现其所有的报警功能,也可以把系统接入视频监控系统,当有报警信号输入时可以直接联动摄像机,把发生警情的区域画面第一时间传送到监控中心。
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5 入侵检测系统结构图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