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务软件开发外包相比印度的劣势分析
本文来源:www.sunseam.com 发布日期:2014-12-22
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低
中国国内服务软件外包企业大多没有意识或能力在国际舞台上宣传自己的产品与实力,缺乏熟悉跨国公司运作模式和规范的软件开发人才,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较低。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缺乏有效手段帮助企业建立与国外市场和客户的联系。这样导致许多美国和欧洲的服务外包企业虽然对与中国进行离岸加工合作很感兴趣,但它们不了解中国的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的技术和质量水平,因此无法建立起对中国软件企业的信任。印度企业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印度有大量海外人才,仅硅谷高科技软件公司就有30多万印裔,他们中有一半和印度有业务往来,并有1/4的人在印度投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大批赴美留学生及在欧美等跨国公司工作的印裔,在了解、熟悉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和规范后回国工作,他们熟知国外服务外包市场、商业规范、特定客户要求和价值,成为跨国公司进入印度设立外包中心和印度本国公司开拓国际市场的专业人才。印度公司也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使他们能够接近海外客户和伙伴,以建立信任。印度政府和中介机构也努力协助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集中组织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定期到服务外包发包国如美国、英国、德国等开展商务推介,帮助企业建立国际联系。
高端服务软件开发外包人才严重缺乏
服务外包人才的技术水平是决定服务外包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质量就趋于劣势。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结构可概括为橄榄型,中级人才比较充裕,初级人才和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尤其缺乏对市场和技术具有前瞻能力的首席技术执行官。再次,中国服务外包人才英语水平普遍不高,直接影响离岸外包业务的开展。 印度服务外包人才质量远超过中国,印度不仅拥有掌握外包基础知识的初级服务外包工程师,也拥有有外包项目实战经验,能够带领外包团队的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而通晓技术、市场、客户需求等全方位的高级人才也不占少数。此外印度政府还在税收、股权、金融、待遇等方面制订了一整套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国外的软件人才和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创业,带回技术、资本、经营企业的经验和创新精神,他们成为印度服务外包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此外,印度的官方语言为英语,这也为服务外包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软件开发外包融资渠道匮乏
服务外包产业是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其成长离不开充足的可有效运用的资金。风险投资对服务外包非常重要。由于中国风险资本市场发育不够成熟,而且中国大多数软件企业是民营企业,信用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了融资难,投入到服务外包产业的风险资本十分有限。由于缺乏资金,许多小型企业发展不大或过早地被淘汰出局。近几年来,国家虽投入了一些政策性资金用于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由于目前银行贷款的基本条件是贷款担保抵押,这一因素使许多软件企业因缺乏足够的资本金或担保很难申请到贷款。现阶段,软件企业主要资金来源仍是企业自有利润的积累,这种自我滚动式的发展使企业错失了很多良好的发展时机。而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具有良好的金融环境。印度政府通过减税、补贴、调整立法和减少繁琐的行政审批,吸收了大量跨国风险投资。尤其在软件方面,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还设立了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专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扶持。目前,印度政府设立了10亿卢比的基金支持金融风险资本,并放宽了软件外包企业通过国际融资收购国外软件企业的有关限制,使印度软件企业可以通过收购、兼并,进一步向集团化和跨国化方向发展。此外,印度政府还大力推动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公开上市集资。
市场竞争力弱、抵抗风险能力不足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企业接的单子大多是非固定发展方向的小订单,很难形成固定的开发模式以降低成本,市场竞争力差,多数企业集中在相对狭窄的市场中,出现产品种类单一、低水平竞争、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追求短期利益的功利趋向较为明显,以至于抗风险能力较弱,若外部环境恶化则对其影响巨大。而印度服务外包企业规模较大,能取得更大、更复杂的外包项目,市场竞争力较强,抗风险能力也较强。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到位
外国企业在与中国合作首先考虑的是承接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政策方面的软环境,特别是涉及研发服务外包领域,企业的信誉尤为重要。 印度政府为保护知识产权而做出的努力有目共睹,印度政府非常重视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保护知识产权。印度《版权法》是世界上最严格的法律之一。经过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有效地打击了各种盗版犯罪。另外,《信息技术法》对非法进行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传播计算机病毒、干扰服务、复制软件、篡改原文件、伪造电子签名等违法行为规定了具体的惩治条款,使印度成版权意识,软件盗版率已经下降到了60%左右,接近西欧国家的水平。这些措施刺激了软件企业的积极性,树立印度软件业新形象,促进了软件产品的出口。相比之下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有待改善。软件市场整顿和监管不落实,导致知识产权无法得到有效保护,软件盗版率居高不下,这成为影响我国软件外包业长远发展的非常严重的问题。中国目前在外包市场上深受知识产权保护欠佳的现状所累,大大削弱了中国软件企业在国际外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EWeek》就曾尖锐地指出:中国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不作为,已经严重影响到自身在软件外包领域的拓展。发包企业需要保护敏感信息和保密信息,他们关心的是承接服务的企业在数据安全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付
出的努力。没有信任就没有外包,许多欧美公司担心,中国IT企业的参与将会导致核心技术的流失。这对中国将来承接离岸外包业务会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