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生产管理系统解
来源:广州软件开发 编辑:广州软件开发公司 日期:2018-09-25
第1章 系统概述
1.1建设背景
近年来,行业稳步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各试点单位立足于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效能,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管理,依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积极建立符合行业和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实际的安全管理系统。
为进一步规范和推进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公司全面试运行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做好接口对接规范工作,做好与其他公司数据对接准备工作。
1.2指导思想
围绕行业构建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加大信息技术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强化内部管理,实现自行考核、自主监督,有效防范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安全管理理念渗透到各个生产经营环节当中,解决企业日常监管难的问题,进一步规范安全管理流程,提升安全管理效能,逐步实现安全监管的“痕迹化、网格化、常态化和精细化”。
1.3建设原则
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为依据;坚持“统筹规划、协同建设,统一规范、集成共享,先进实用、安全可靠”的原则。建设“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安全管理信息系统,进一步发挥信息化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支撑作用。
1.4建设目标
体现“过程管理”、“系统管理” 理念和PDCA循环管理思想,涵盖安全管理的所有要素和业务流程;以岗位达标为主线,明确岗位职责,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责任的履行;构建监督检查体系,规范安全检查方案,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率,有效防范安全风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做到“安全职责明确化、基础数据标准化、监督检查有效化、现场管控智能化、考核评价自动化、监督管控全程化、工作改进持续化、文化建设常态化”。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痕迹化、常态化、网格化、便捷化、精细化、有效化”,促进安全管理上水平。
1.5建设任务
构建 “集中、统一、规范、标准、开放”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
整个系统体现出“标准化、信息化、安全文化”三化的有机融合。
1.5.1为安全信息建立统一的基础平台
建立一个全面描述安全生产标准与规范和安全信息的“基础信息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编码标准,建立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技术标准数据库。实现安全生产管理核心业务的“信息编码标准化、信息交换网络化、文档管理一体化、业务流程规范化”。实现安全管理的“基础数据标准化”。
同时,遵循统一数据交换标准,与基础数据平台进行相关数据(如组织机构、人员等信息)的对接;与其它相关系统进行相关信息的交换。
1.5.2为安全业务构建协同的执行平台
依据《基础管理规范》,策划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各项制度、标准及工作计划。明确各个岗位的安全职责、健全安全责任制,实现“安全职责明确化”;
依据《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规范安全检查方案、建立监督检查体系,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监督检查有效化”;
优化业务流程,并将业务流程转化为系统的工作流,用工作流来启动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在每个工作人员的系统首页上和移动办公终端上提供即时提醒,显示明确的周期性任务、待办事宜和临时性任务。点击相应的任务,自动跳转到相关工作的业务处理界面,引导相关工作逐步开展,直至完成或引导流转到下一个处理环节,形成闭环,实现相关工作数据的上传、修改、发布或传递。从而使不同层面的业务人员在“统一、协同”的平台上完成各自的业务工作,并形成详细的工作记录。实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痕迹化、常态化、便捷化”。
1.5.3为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监管平台
依据《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规范安全检查方案、建立监督检查体系,提高安全检查的质量和效率,实现“监督检查有效化”;
依据《考核评价准则》,制定考核评价准则。根据运行记录,实现“考核评价自动化”。
同时,系统提供全方位的运行监控看板,实时反映安全动态。使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管方式“从结果性监督,转换为过程性监督;从现场督查,转化为线上时时监管”。能够实时、准确的掌握各项安全工作的完成情况和现场管控状态。实现“监督管控全程化”。
任务未按时完成或现场受控状态出现异常,系统自动发出安全管理运行的异常提示(例如:未按时进行日常检查、某设施存在安全隐患、隐患整改超时等),并提供异常信息的追溯功能,对不符合情况可追溯至具体岗位或具体的设备设施,进一步提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
1.5.4为辅助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平台
系统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对业务执行情况的统计、查询、汇总和分析功能。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实现“统计分析智能化”。
同时,提供向总部上报安全信息功能,为行业决策分析提供依据。
1.5.5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面向所有员工,建设安全文化网站。并通过微信平台建立与职工的互动,宣传企业在安全生产中所取得的成绩,传播安全知识,弘扬安全文化,营造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加强职工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强化自我管理,有效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安全文化网站包括:“安全新闻、安全通告、安全板报、安全活动、虚惊事件、事故案例、安全法规、安全标准、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资料、应知应会题库、岗位达标手册、职业健康知识、安全常识”等频道。为安全文化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平台。
第2章 总体设计
2.1设计原则
2.1.1统一性原则
系统建设应符合行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遵循行业统一平台技术架构;数据采集、传输、交换和共享架构应满足统一平台传输通道的要求;数据加工和存储分析架构应满足统一平台数据环境的要求;应用集成架构应满足统一平台集成环境的要求。
2.1.2规范性原则
遵循行业已经和即将发布的各类业务和信息化标准;同时在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框架内,结合本系统建设情况,进一步制订和完善与安全管理相关的各类数据、技术、应用标准和管理规范。
1、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和“一岗双责”的要求,我们把基础管理规范中安全管理工作要求转化为相关部门的职责和相关人员的岗位规范,形成岗位达标手册,做到“岗位有职责、作业有程序、操作有标准”。
2、以《安全技术和现场规范》为现场安全检查的技术标准。我们把这些技术规范落实到具体的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和现场管理中,形成规范化的安全检查方案。明确监督检查主体,构建多层级、多类型、多频度的网状安全监督检查体系,提升风险的管控能力。
3、以《考核评价准则和方法》为考评标准,以系统形成的运行记录为评价依据。对发现事故隐患或问题项,可以追逆到具体的责任单位、部门、岗位。形成有效的评价监督体系,确保安全职责履行到位。
2.1.3先进性原则
系统建设采用应用组件化、组件服务化、服务集成化的技术路线。以组件为单位实现基本功能,通过组件集成实现业务流程。
采用当今稳定、成熟、先进的主流技术,同时满足企业现在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能够通过升级保持系统的先进性,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2.1.4安全性原则
加强系统安全防护,明确系统安全等级和安全保护方案。
2.1.5集成性原则
基于SOA(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架构实现组件服务。通过服务总线,实现应用的横向和纵向集成。构建“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管理系统,实现“集成共享原则”。
2.4.6实用性原则
设计上充分考虑当前各业务层次、各环节管理中数据处理的便利和可行,把满足用户业务管理作为第一要素进行考虑。以系统需求为依据,结合企业安全管理特点和企业发展需要,确定系统功能和业务流程,满足安全管理业务需求。
2.4.7灵活性原则
系统支持以灵活的配置来设定工作流、用户权限、系统参数、安全检查方案、自动启动业务规则、自动归档规则、提醒规则等内容。来灵活设定系统的各类运行规则。
2.4.8易用性原则
充分利用系统的首页,显示出使用者当前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需要关注的安全信息。使用者只要按照首页的提示开展工作,就能完成日常管理工作,了解到主要关注的信息。
充分考虑业务的管理需求,在界面的菜单及功能的组合设计中,将界面的操作顺序按业务归类,以便操作的有效引导,保证软件的易用性。同时,在各功能名称的用词、信息提示文字等方面,使用业务的规范化、习惯化用词,以保证软件使用者的习惯性,符合现有管理模式。
2.2部署架构
系统部署在公司,服务于各级安全管理岗位。实现对全公司的安全监管,及时向总部报送安全管理信息。
2.2.1公司服务架构

对于公司。系统部署在企业总公司,服务于各级公司、企业的厂级、部门、班组的各级安全管理岗位。
总公司的安全管理部门可以掌握各厂的安全动态,实现对各厂省的安全监管,及时向总公司报送安全管理信息。
2.4技术架构

系统采用B/S方式、企业级J2EE体系结构。利用目前的主流技术和组件(例如:Ajax技术、Struts2组件、Hibernate组件、Spring组件等),实现轻量快捷的Web2应用,改善用户的使用感受。
1、数据持久化层:完成对象与数据库的映射,实现数据实体到数据库的基本存取功能。数据实体采用POJO形式,作为数据的载体,在系统的各个层次之间完成数据传输。
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构建在数据持久层之上,实现各类复杂业务逻辑。系统采用Spring来对各类复杂业务逻辑类进行统一管理,并实现事物管理,简化业务逻辑类的配置和管理,为业务逻辑类的调用提供统一的接口,支持客户端对业务逻辑类的远程透明调用。同时,业务逻辑层配置有工作流引擎,实现灵活的工作流程设置。
3、页面控制层:控制层采用Struts2组件,用于接收客户端的申请,并将申请分派到业务逻辑层的相应服务功能上。
4、页面表示层:采用富客户端网页技术,进行数据展现和处理。利用Ajax技术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数据传输,减少页面刷新,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
2.5功能架构
2.6系统接口

安全生产管理平台是信息化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生产管理系统通过企业门户实现单点登录。并需要从设备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统一基础数据系统抽取相应的基础数据;同时,与OA系统进行对接实现业务流程的传递和处理;与短信平台对接实现短信提醒功能。
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采用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设计思想,采用 Web Service 技术对数据和功能进行封装。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实现与其它相关系统的双向数据交换。
1、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服务总线(ESB)中发布相应的服务,用于接收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推送请求;
2、安全管理系统在企业服务总线(ESB)中发布相应的服务,用于响应其它应用系统的数据检索请求;
3、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访问其它系统的服务来获取相应的数据;
4、安全管理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ESB),访问其它系统的服务,向其它应用系统推送数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