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简介
PACS—超声、内窥镜科室网络版,是一套适用于从单一超声设备到整个电诊科室等多种应用规模的医学影像归档与通讯系统。GRMPACS集患者登记、影像采集、存档与调阅、报告与打印、查询、统计、刻录等功能为一体,有效地实现了对海量超声影像的高效管理,各超声科室间各种图文资源的高度共享。可在医院数字化建设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系统特点
Ø 遵循DICOM3.0国际标准。支持各种Dicom超声设备。
Ø 采用专业的医用图像采集卡完成对非Dicom超声图像的Dicom转化,可配接各种型号的B超、彩超及内窥镜设备。
Ø 除了传统的图像采集外,系统还可将检查过程以视频的格式记录下来,并采用Microsoft Windows Media技术进行高效视频压缩,可供随时回放。
Ø 强大的图像处理功能,方便医生对动静态图像进行反复观察、比较、研究。
Ø 规范、高清晰的黑白或彩色图文诊断报告,为病人提供直观准确的检查结果。
Ø 多种模板描述库使操作者书写报告更为方便快捷,并提供开放式扩充功能。
Ø 系统对报告的编辑有严格的审核功能,在不同的权限管理下提供可配置的报告审核功能。
Ø 强大的数据备份功能,CD\DVD刻录,让检查数据有可靠的安全保障,实现永久保存;同时可按患者要求用于个人光盘的刻录,内嵌微型图像浏览器。
Ø 可挂接排队叫号系统,通过语音及图文信息自动通知待检查患者,杜绝检查室外的纷乱现象,提高检查效率,减少病人等待时间,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Ø 系统界面简洁明了,功能图表化,操作方便直观,全中文操作界面。
功能介绍
1、患者登记工作站
在此将患者基本信息和检查信息集中登记到系统中,包括就诊方式、患者来源、检查部位、申请科室、申请医生等。根据超声设备繁忙图,直观地了解到设备繁忙情况,从而合理分配检查室,同时如果系统挂接了排队叫号系统,患者检查号及姓名也会传到该系统,由排队叫号系统通知患者何时轮到自己检查以及到哪个检查室。通过网络,医生在检查室的工作站中可直接调出已登记的待检查患者进行检查,免去繁琐的录入过程,将有限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检查和诊断中,提高检查效率。
2、Dicom网关(影像采集工作站)
通过工作号(或超声号)直接从患者登记工作站获取待检查患者信息,检查医师快速进入检查操作。同步实时显示超声图像,通过鼠标或脚踏开关进行图像截取和视频录制,系统自动将图像转成国际标准的Dicom格式,为图像在院内的PACS网络中传输打下基础。
3、存储服务器
遵循Dicom Storage SCP按预设压缩算法完成图像存储与调阅请求。支持网络并发,支持动态内存管理与空间预警。
4、图像浏览及后处理系统
提供布局、移动、缩放、放大镜、窗宽/窗位、亮度、对比度、反色、伪彩、旋转、翻转、角度、箭头、直线、矩形、椭圆、标注、关键图、自由绘图、CT值、长度、面积、平均值、标准方差、灰度图、定位线以及多序列选择等多种图像处理与测量功能。
5、诊断报告编辑与审核
可通过系统自带或用户定义的模板进行图文报告的编辑、审核与打印。拥有强大的可维护的医学所见及诊断词库及报告模版库,帮助医生快速完成报告的编辑。系统自动进行检查的待报告、待审核(已报告)、已审核等状态的跟踪。可自定义报告标题、联系方式、广告语等报告附属信息。
6、CD/DVD刻录
刻录个人光盘,满足患者掌握第一手检查资料的要求;刻录备份光盘,实现检查资料永久、安全的保存。
7、统计分析
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包括医生工作量统计(如登记、检查、报告、审核等)、申请数量统计(分申请科室、申请医生等)、设备检查数量统计、患者分类信息统计(如性别、年龄、就诊方式等)、检查分类信息统计(如检查类型、检查部位、阴阳性率等)。对每种统计提供按多月比较的分析方法,可直观观察其数据走势。
8、系统配置
系统全局参数的维护,包括用户设置,权限设置,检查部位、方法的设置,检查所见结论词库管理,用户模版维护等管理功能。